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100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载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山东的建设者们用上了智能建造技术、产品,让建设更安全、更高效。
5G塔机远程遥控
吊装效率提升15%
在全国首条上跨黄河的地铁线路——济南地铁7号线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演示了项目创新应用的数字建造平台。平台能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施工配置和工期排布,实现进度动态调整和实时预警。“运用物联网和视觉AI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人员、深基坑、机械等重大风险工程进行全天候智能监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中国建筑济南地铁7号线5工区项目部书记韩景龙介绍,项目还引进了自主研发的5G塔机,实现远程吊装精准作业,既能改善施工环境,也提升了施工效率。在智能建造的赋能下,项目团队得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车站建设。
使用5G塔机的项目不止济南地铁7号线,在济南首个使用5G塔机的建设项目山东能源集团济南国际贸易产业园的建设现场,塔司们不用爬到塔机上进行高空作业,而是坐在工地操作室的操作椅前,面对多个监控画面,远程操控工地的多台塔机。中建三局山东能源集团济南国际贸易产业园工程项目机电工程师张安祥告诉记者,5G塔机的运用,可以实现一名塔司在地面完成不同时段的塔机操作,相比传统需要塔司进行高空作业的塔机,5G塔机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吊装效率提升了15%。
该项目还通过实名制平台压缩工人进场时间,运用三局云砼、智能地磅加快材料进场效率,引入智能电梯提升施工安全与精度,并采用智能喷淋、智能雾炮实现绿色环保施工。张安详说,智能建造技术的全面应用,为项目安全、优质、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按照工期,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工交付使用。为保证项目顺利交付,大年初十,项目管理人员和648位劳务人员就已全部到位。
工地平整“老三样”有了新智能
不用测量员,新入行司机也能一次干好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正在进行机场跑道平整作业。不过,这些看起来普通的工地平整“老三样”也有新智能。“你看我们现场只需要司机驾驶设备,旁边没有其他人,没有测量员、辅助工指挥,司机和设备也不用暂停等测量数据出来了再来回作业。”设备的生产商山推股份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设备是公司推出的智能一体化施工机群,设备集成RTK高精度卫星定位、自动控制、3D模型解算等十余项核心技术,实现推土机、平地机铲刀姿态与位置的自动控制,降低了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要求的同时还能满足标准化作业要求,压路机通过路径智能规划与自动避障等功能,精准控制压实重叠宽度,实现压实全过程质量控制,无需人员介入,解决了漏压、欠压、超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