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建筑行业查证书挂靠越来越严格了。从早先光看社保有没有重复缴纳,到现在社保、考勤、履历全流程查,政策是越收越紧。最近合肥新出的资质审批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资质审批工作的通知》把审核门槛又往上提了一截。
1. 社保严查:技术负责人、建造师需提供“全国社保平台”账号密码
合肥市:自2025年5月1日起,新办、增项资质需同步提交技术负责人的“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账号、密码及社保缴纳地信息,确保社保与任职单位一致。
退休人员无效:退休人员不再作为新办、增项、延续资质的有效人员。
2. 人员锁定:一年内频繁变更单位将被限制
广州市:技术负责人、职称人员、技术工人一年内不得参与2家及以上企业资质申报;注册建造师一年内变更注册单位2次及以上的,资质审批时不予认定。
上海市:企业主要人员一年内已在其他企业申报资质的,新申请时无效。
3. 动态核查:资质异常企业将被重点监管
福建省:推行“市场、现场、资质”三联动机制,对资质异常、安全事故、市场违规企业强化监管,限制投标、资质升级。
上海市:注册人员不达标的,资质将被标注“提示”“提醒”“警示”,影响招投标和工程承揽。
企业应对策略
1. 提前核查人员社保
- 确保技术负责人、建造师社保唯一且连续,避免挂靠风险。
2. 稳定核心人员
- 减少频繁变更,注册建造师一年内变更不超过1次。
3. 及时补录业绩
- 2024年底前竣工项目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补录至四库一平台。
4. 关注动态核查
- 每月自查注册人员是否达标,避免被标注“异常”。
2025年,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进入“严监管、强信用”时代,企业需提前调整人员、社保、业绩策略,避免因政策变化影响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