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安综合服务平台
欢迎,{{peopleLoginRealName}} ! 退出
登录 注册

住建部长定调2025建筑业:工程人的黄金期来了!

来源: | 2025年03月14日 06:58:40
3月9日下午,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其中有3个信号值得建筑企业注意

1、我们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有一项,就是把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

2、三类更新项目成为重点:民生类+发展类+安全类。其中民生类提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安全类提出,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

3、做好四件事:保交楼+销库存+收购存量+“好房子”。

住建部:住宅层高标准将不低于3米!

住建部此前对《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就提出了:提高室内防水设计年限、建筑层高不应低于3.00m

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发文明确住宅层高标准。
河北: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0m;设有户式中央空调和集中新风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10m。
江苏:住宅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应大于60m!层高不应小于3.1m!
江苏南京: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00m!架空层层高不应低于3.60m!
江苏南通:住宅层高不得低于3.1m!绿地率不应小于35%!
江西:住宅净高不应小于3.1m!住宅建筑高度不应大于54m!
福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0m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不低于70年,宜提升至100年
山东: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70年

......

三类更新项目成为重点:民生类+发展类+安全类

部长指出:我们将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重点有三类

第一类,是民生类的项目。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着力抓好三件事:一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也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二是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在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三是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重点是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增补托育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

第二类,是发展类的项目。

一是更新一批老工业区、旧厂房,植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人工智能新业态、新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筑巢引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改造一批老旧街区,打造精品街道、城市客厅,建设活力街区,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空间,为市民创造更多消费场景。三是保护、修缮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推动活化利用,让城市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第三类,是安全类的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宜居、韧性、智慧,都离不开安全这个根本。重点抓三件事:一是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守护好城市的“里子”和“良心”。二是推进调蓄设施、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工程项目,聚焦消除城市的严重易涝积水点,再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努力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韧性。

做好四件事:保交楼+销库存+收购存量+“好房子”

第一,巩固政策“组合拳”的效果。
把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继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切实维护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加大“白名单”贷款投放力度,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充分保障项目建设交付
第二,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我们将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稳妥推进货币化安置,让城中村的居民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实现早入住、早安居,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存量的商品房。在实施中,城中村改造,要因地制宜采取拆除后重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有序推进;危旧房改造,通过拆除后新建、原址重建、改扩建、抗震加固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及早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第三,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安排4.4万亿元,其中一个使用方向,就是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我们将支持地方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使自主权。收购的商品房,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职工宿舍等。
第四,改革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住房需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住建部部长倪虹多次提及一个词就是“好房子”,概括下来就是:

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保障房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想办法改造成“好房子”。

城市更新成为最大发力点!

住建部部长倪虹介绍了一组数据,有很多信息量: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
  • 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
  • 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增加停车位380万个,增设养老、托育设施近8万个,增加充电桩105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所3100万平方米
  • 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约50万公里
  • 打造“口袋公园”4万多个、建设城市绿道12万公里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由此可见,民生工程的重要性!而城市更新成为最大发力点
根据部署,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老破小”终于有了确切的出路,这对建筑企业是一大机会。
住建部曾披露,全国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大约有22万个,涉及居民近3900万户。
这意味着大量地区将迎来旧改大礼包。新管网、车位、电梯统统上马,改造将催生大量的市场空间。大批工程开始进入动工倒计时!


编辑: 数字建安综合服务平台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