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内容主要有: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专项清理行动。全面梳理现有政策规定,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坚决纠正不公平对待民营企业的行政行为。 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统筹兼顾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实行惠企政策一致、市场机会均等。 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民营企业分级分类监管体系,科学设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依法依规加大对责任人的问责处罚力度。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以内部人员变更,履行内部付款流程,或在合同未作约定情况下以等待竣工验收批复、决算审计等为由,拒绝或延迟支付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款项。 将机关、事业单位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编者注: 2020年7月5日国务院颁布第728号令《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应当支付逾期利息。双方对逾期利息的利率有约定的,约定利率不得低于合同订立时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约定的,按照每日利率万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 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 第三十二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大型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 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及时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 编者注: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就提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垄断。 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或者设立分公司。 2023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 不得要求外地企业设立分(子)公司,不得排斥、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政府采购。 完善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畅通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渠道,完善以市场评价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标准。推进民营经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优化职业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 禁止拖欠工程款相关文件: 国务院令第728号《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处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令第722号《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国务院令第724号《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国务院令第712号《政府投资条例》 破除地方垄断相关文件: 组织在岗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为了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1年12月30日,工信部印发《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