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创新,一起益企”为主题的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中小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一级巡视员叶定达在致辞中强调,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最大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数字技术是帮助中小企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剂,数字化转型是关乎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必修课,需要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中小企业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在致辞中指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经信局将依托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从政策支持、标杆引领、专业服务、链主带动、标准牵引、保障安全等方面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及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数字化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据统计,90%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阶段,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有数字化转型意愿,但面临各种掣肘。
今年,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不仅对优质中小企业评价认定工作进行规范,更对培育管理提出了系统性要求。而评价认定标准的着眼点是提质增效,突出培育与引导,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坚持创新驱动为引领,稳步提高数字化水平,持续强化经营管理能力。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朱玉指出,“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下一个40年的黄金之路。优质企业的培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培育是一个多要素、多业务、多资源注入和融合的共生方式。往往一个致命因素就能导致企业失败,但企业的成功却是诸多因素合理或完美结合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表示,从基础理论的角度,数字经济能同时削弱外部和外部交易成本,减小外部交易成本作用更大,更有利于形成大批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借助外力,尤其是平台外包,有助于极大拓展企业外延。
孙文凯说,中小企业应该进一步增加企业数字资产,构建与企业数字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提高人力资本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组织变革减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阻力,同时积极利用外部资源,低成本实现数字化。
当前,“用平台”既是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的主要发展路径,也是众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价值连接枢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重要载体。
SAP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数字官彭俊松认为,工业4.0时代,隐形冠军企业就是数字化转型的冠军,其独特的成功要素离不开数字技术能力的支撑。处于成长期的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可以通过借鉴全球最佳的业务流程实践,快速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广聚指出,中国联通通过构建“算网融合、数值引领、应用共享”的5G+工业互联网新能力,打造云镝工业互联网平台、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创业担保服务平台等产品,从中小企业设计、生产、经营、服务的具体场景开始,按实景、实用、实效为标尺,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施耐德数字化总设计师毛春景表示,通过聚焦精益生产、供应链协同、生产优化、智能工厂规划、能效双碳、电气安全、电能质量、微电网八大场景,结合战略级、运营级和技术级咨询,解决中小企业转型中不想做、不敢做和不会做的三大难题,才能引领中小企业工业创新。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爱斌在演讲中指出,要以工业互联网+专精特新构建产业新生态。一是通过突破工业企业内外资源割裂的生产方式,实现社会资源协同;二是通过企业间协同合作,新诚信的工业服务模式;三是通过企业间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共赢,实现工业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
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锋表示,数据赋能,平台先行。中电工业互联网以国家级双跨平台为依托,以数据要素市场化工作为抓手,深度融合电子商务模式和基于“数据元件+数据资产凭证”的政银企数据流通体系,依靠数据治理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针对数字化安全问题,360集团企业安全云业务总裁马博凯指出,360将数字安全产品SaaS化,面向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数字安全与管理方案,解决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安全中“没资金、没人才、没技术、没效果、没保证”五大痛点,真正实现数字安全领域的“高级防护能力普及”。数字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炜、新华网副总裁申江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毅、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章、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爱斌、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总经理楼志文、中国电信工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海共同见证平台发布上线仪式。论坛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党委副书记李炜共同主持。